來源:微信2024-10-07 10:18
十月七號足球報道:在亞冠精英聯賽的第二輪比賽中,所有中超三強球隊都遭遇失利。鑒於此,《足球報》撰文表示,中超的比賽質量不如人意,球隊的替補陣容薄弱,這導致了他們在亞冠聯賽的第二輪比賽中的潰敗。
中超球隊在密集的比賽賽程中所經歷的比賽質量和數量都無法與日韓球隊相提並論。而且,中超球隊過於依賴一套陣容,替補球員的深度不夠,這使得他們在多線作戰時無法像日韓球隊那樣表現從容。
既然外援政策不占優勢,中超球隊如果不能夠充分鍛煉新人,提高球員的實戰能力和體能,如同日韓球隊那樣減少主力和替補球員之間的實力差距,那麼中超球隊在亞冠聯賽的前景就不容樂觀。
提高球員的實戰能力和體能,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比賽數量,以比賽代替訓練。目前,中超聯賽的整體比賽質量本就不如日韓聯賽,無論是凈比賽時間、球員平均跑動距離還是對抗數據,都明顯落後於對手。甚至連比賽數量也不如對手。
J1聯賽球隊一個賽季最多可參加54場比賽,包括38場聯賽、9場聯賽杯、6場天皇杯以及1場超級杯。K1聯賽球隊一個賽季最多可參加44場比賽,包括38場聯賽、6場足協杯。但是,中超球隊一個賽季最多只能踢36場比賽,包括30場聯賽、5場足協杯和1場超級杯。中超的比賽數量明顯落後,這使得球隊很難有充分的輪換機會,同時也導致球隊過於依賴主力球員,多線作戰難以適應。
在輪換球隊班底方面,K1聯賽做得最徹底。浦項制鐵隊已有15名球員出場超過1000分鐘,蔚山HD和光州FC隊都有14名球員出場超過1000分鐘。J1聯賽的神戶勝利船隊有15名球員出場超過1000分鐘,橫濱水手隊有14名球員出場超過1000分鐘。
相比之下,上海海港隊只有11名球員出場超過1000分鐘,上海申花隊和山東泰山隊分別只有13名和11名球員出場超過1000分鐘。中超三強對主力球員過分依賴。
如果中超想要改變與日韓球隊在主客場對抗時的落差,他們需要增加比賽數量,加快球員的新陳代謝,同時增強替補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