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王鈺棟從進攻陷阱中跳脫出來了本該他擔任的防守職責

來源:微博2025-07-07 22:36

7月7日訊,在東亞杯首輪的對決中,中國男足可謂是跌入了“失落”的深淵,以0-3落後於韓國男足。比賽進行到第76分鐘時,王鈺棟終於選擇了“以痛苦換取註意”,果斷抽筋倒地,真是給我們上了一課,讓人不禁想問:這劇情是不是寫得有點過了?

某位博主“斯文已逝”對此深有感觸,他提到王鈺棟抽筋的“英勇表現”真是在意料之中,畢竟在U20時代,久爾傑維奇壓根兒就是看上了他那點 “高產飛翼”的“光輝”,所以硬是把他放在了一個可以輕松進攻的位置,這裏根本不需要他做什麼防守。而轉到成年國家隊,面對的是韓國這樣一支體能和戰術執行力都同樣頂尖的球隊,王鈺棟的體力全都消耗在了像“回馬槍”似的往返跑以及步履蹣跚的無球跑位上,根本沒時間和精力去參與進攻。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一系列的安排導致了整個場面的被動局面。王鈺棟拼命地在場上來回折騰,攻勢在他身邊悄然滅亡;黃政宇也只能在邊路喘息,拼命去填補空缺,導致了中軸線的防守如同“紙糊一樣脆弱”;而吾米提江身邊更是常常被多打少,難得清閑。

按道理說,如果這一側能夠換上一個更具防守能力的邊後衛,把陣型調整成541,王鈺棟專心讓他“飛”,偶爾幫忙協防,或許局面會好看得多。可偏偏現實中的訓練和決策卻猶如歪打正著,令人感到無奈。

其實,國足的成績和戰術安排早已是眾所周知的“老生常談”,不過這是他們自找對付自己的方式,面對韓國時缺乏靈活應變的能力,只有靜靜地看著對手“打臉”。所以,眼下這場讓人捧腹的“體力劇”,可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你以為自己在比賽,實際上正在一場笑談中。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