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訓教練:中國小孩需要更多比賽訓練而不是住宿大樓的奢華

來源:微博2025-06-11 16:34

在央視體育的深度策劃系列報道《和中國足球對話》中,第一期居然就叫《差距》,真是把中國足球的窘境暴露無遺。廣州隊的青訓教練中村雅昭首先忍不住開始誇贊,稱中國小孩的潛在能力還是很高的,不過要實現這潛力,就得多玩兒比賽,隨後再進入“下一周的訓練”——這聽起來就像是一個無止境的循環,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操作?是想讓小孩們當田徑運動員嗎?

然後再來一場比賽,再看一場,再反思——就像是在告訴球員們,反復琢磨是否能在郁郁蔥蔥的草地上奔跑出個啥名堂。難道這些孩子不是來踢足球的,而是來參加一場永無止境的“反思馬拉松”?想象一下,一年30到40場比賽,難怪教練會說“球員們一定會有提高”,因為他們再怎麼努力都不如變魔術般找到那些隱藏的進步吧。

再看原廊坊榮耀之城U17的主教練董陽,他的長篇大論給人一種“倔強”的感覺。聽他叨嘮,似乎青訓的資金在建設住宿樓上花得過於奢華,甚至可以說是鋪張浪費。而在國外,俱樂部的“小金庫”倒是劃算得多,大家都是在為送人上飛機、參加比賽而絞盡腦汁。而這裏的青訓,就像是個“大食堂”,吃的多,身體卻不見得越來越強壯。

這邊廂,錢花得有點隨意,結果就是間接地把孩子們的培養搞得四不像;那邊廂,國外的俱樂部卻能靈活機動,產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足球天才。到底是天賦有差距,還是理念上有問題?在中國足球悠長的“自我反省”,也許我們應該問問,誰能教會這些孩子真正的比賽精神?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