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經紀人論留洋之道:務必選擇一個能上場的球隊,無論級別如何

來源:微博2025-05-19 12:33

5月19日消息,來自《足球》報的獨家報道引發了關於中國球員留洋的重要討論。采訪中,幾位國內經紀人堅定地提出一個觀點:前往海外的重要前提是要能在俱樂部中獲得上場機會。

大多數代理人一致認為,18至23歲堪稱留洋的黃金年齡段。在歐洲,尤其是對於21歲以下的年輕球員,俱樂部往往會給予更多關註和機會,包容性也相對較高。舉個例子,切爾西的新星傑克遜,曾在西班牙的黃潛B隊表現出色,迅速吸引了切爾西的目光,從而以3700萬歐元的轉會費加盟,目前他的身價已經攀升至5000萬歐元。可見,這樣的故事在中國年輕球員身上發生的幾率相對較小,因為我們所面臨的競技水平差距依然是不可忽視的短板。

然而,不得不強調的是,越早踏出國門,年輕球員未來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國外,23歲被視為一條重要的界線。19歲到21歲這一年齡段,若能獲得專業人士的青睞,將會被教練團隊更多地給予機會與培養。但一旦超出這一年齡,若未能取得顯著進步,基本會被認為潛力已盡,後續的關註度和投入也會大大降低。一位經紀人表達了這一觀點。

進一步來說,趁早出國,年輕球員所面臨的問題也會越早浮現。能否獨立生存?能否妥善管理自身?語言能力是否具備?這些都是極其重要的考量。而留洋的競技氛圍對年輕球員的成長舉足輕重。即使他們能夠成功前往歐洲,卻可能只能在中低級別的聯賽中踢球。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年輕球員在選擇留洋時又該如何規劃,以免競技環境的限制影響自身的發展呢?

首先要考慮的是,球員是否具備留洋的能力,並非所有中國球員都適合走出國門。守衛後防線的中後衛和後腰球員,出國踢球的機會本就寥寥。如同近期備受關註的依木蘭,盡管他在U20亞洲杯中表現優秀,但在中超卻難以獲取機會。一種觀點認為,現階段的依木蘭並不適合留洋。

值得關註的是,依木蘭的場上位置也是一大障礙。作為中場核心,歐洲球隊通常不太會將這個位置輕易交給亞洲球員。有人或許會提到日本球員的成功,但那是建立在大批外出球員成就的基礎之上。此外,依木蘭在身體對抗上會遇到更大的挑戰,歐戰的強度可不是他輕易能夠承受的。而且,他的性格特點也讓他在陌生的環境中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與隊友有效溝通,這種孤獨感將無疑倍增。

一旦確認能夠適應留洋生活,下一個關鍵就是俱樂部的選擇。有經紀人指出,找到一個能上場的俱樂部至關重要,無論其聯賽級別如何。以王鈺棟的例子為例,在前往歐洲之前,他需進行試訓,獲得教練的認可,同時也需確保所選球隊有適合自己踢的位置。如果該隊正處於降級危機或關鍵階段,年輕外援很難得到出場機會。因此,這些策劃與考量在出國前都是不可或缺的。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