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報竟然發現荷蘭比利時俱樂部更有優勢 這雙邊渠道模式真是了不起的借鑒

來源:微博2025-05-19 12:33

在談論中國球員留洋的問題時,《足球》報的觀點真是讓人忍俊不禁。看樣子,荷蘭和比利時這兩個地方,還真是不折不扣的“留洋樂園”,似乎在為中國足球的青少年球員鋪就了一條“高速公路”。不過,照這個趨勢下去,我們的王鈺棟和其他國青小將們可得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會被迫接受“洋蔥式”生活的挑戰——即生活中、訓練中、語言中全都要層層剝離。

要想解決年輕球員在歐洲的語言障礙、生活適應和訓練挑戰,看看其他國家的事例就頗為有趣。就拿日本、卡塔爾和沙特這些國家來說,他們在歐洲不僅建立了“留洋基站”,而且還通過收購中小俱樂部或與其合作,形成了一套“雙邊渠道”運營模式。他們可是把留洋這條路走得風生水起,給了年輕球員一個順利融入的機會,而我們中國足球在這方面的表現可真讓人堪憂。

回顧歷史,卡塔爾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了他們的“留洋攻勢”,收購比利時的歐本俱樂部,帶著17名希望之星闖入歐洲賽場。而沙特則是經過了曲折的“彎路”,才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留洋策略,讓年輕球員在像薩洛這樣的基地集訓,進行語言學習和文化課程,不愧為一個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典範。

而我們的中國足協和各類足球機構雖然也有意嘗試在西班牙、葡萄牙和克羅地亞設置“跳板”,但無奈沒有正式比賽可踢,導致球員們的個人能力提升可謂是微乎其微。再看看荷蘭和比利時,這兩個國家真是為非歐盟球員敞開了大門,簡直就像是在送上“留洋優惠券”,而我們的青少年球員想要在這裏紮根,著實困難重重。

再說說日本,真是當之無愧的留洋模範。他們早早就把目光鎖定在歐洲,用“留洋跳板”作為戰略,構建出了一套完整的多基地網絡。與之相比,恐怕我們的中國足球仍然在原地踏步。

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建立這樣有效的“雙邊渠道”模式,將是我們留洋戰略的“金鑰匙”。不妨像其他成功的國家一樣,從實際出發,提供具體的幫助,以便讓我們的年輕球員也能在歐洲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找到屬於他們的舞臺。畢竟,誰不想在“留洋夢”這條路上,少走點彎路呢?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