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體育報2025-05-07 08:27
在5月7日的歐冠半決賽次回合中,國際米蘭與巴薩的較量可謂波瀾起伏,而主裁判馬齊尼亞克的關鍵判罰無疑成為比賽的風頭所在,最終以4-3的懸殊比分揭開了結果的面紗。
比賽進行到第68分鐘,亞馬爾步入國米的防線,猶如文人筆下的英雄,然而,遭遇到了姆希塔良的攔截。後者因無法阻擋對手的快速推進,慌忙出腳,致使亞馬爾在禁區附近跌倒。此時,場邊的巴薩球迷為裁判指向罰球點的動作熱烈歡呼。然而,VAR的介入再度讓歡慶的氣氛蒙上陰影。經過回放,確鑿的事實擺在面前——犯規發生在禁區外。當巴薩球員聚集周圍試圖與裁判理論時,馬齊尼亞克則作出“差之毫厘”的手勢,表明此次判罰的合理性。
盡管本應取消的點球最終得以合理裁定,但裁判的其他判罰依然為比賽的走勢增添了不少爭議。波蘭主裁與VAR裁判範博克爾在此役中共同影響了四次關鍵判罰,包括未判佩德裏的傳中導致阿切爾比手球、確認庫巴西對勞塔羅的犯規應判罰點球,以及忽視鄧弗裏斯在3-3前對傑拉德·馬丁的犯規。三次重要判罰貫穿全場,恰如戲劇中的轉折點,影響著每一位球員的情緒與表現。
在這場充滿戲劇性的對抗中,盡管結果最終傾斜於國米一方,但裁判的判罰無疑為比賽增添了諸多討論的空間。離場時,不知球迷們是為勝利歡呼,還是為裁判的判罰捶胸頓足,比賽的回響仍在賽場內外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