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評議結果顯示中甲8起爭議判罰中有5個判罰正確3個判罰錯誤,銅梁龍門將的紅牌被認定為誤判

來源:直播吧2025-05-01 14:38

5月1日訊 今日,中國足球協會發布了新一階段的裁判評議結果,其中中甲聯賽中出現了8起具有爭議的判罰案例。

在第一個案例中,中甲聯賽第5輪的南通支雲對陣重慶銅梁龍。比賽進行到第71分鐘時,重慶銅梁龍的38號球員與南通支雲的33號球員在罰球區外爭搶頭球,導致南通支雲的33號球員摔倒。盡管重慶銅梁龍的40號球員隨後進球,裁判依然認定這粒進球有效。評議組認為雙方的接觸屬於正常範圍,重慶隊員的行為不構成犯規,因此裁判的判罰是正確的。

在接下來的案例中,依然是南通支雲對重慶銅梁龍的比賽。在第74分鐘時,南通支雲的26號球員傳球給9號球員,結果被第二助理裁判判罰為越位。盡管重慶銅梁龍的31號守門員與南通支雲的9號球員有身體接觸,裁判仍然認為進球無效。評議組指出,實際上南通支雲的9號球員並不處於越位位置,第二助理裁判的判斷出現了失誤。

接下來,在第81分鐘,南通支雲的19號球員在對方罰球區內射門,球似乎接觸了重慶銅梁龍的5號球員的手臂。然而評議組認定視頻顯示球並未接觸到手臂,因此裁判未判罰手球是合適的。

在第六輪的比賽中,大連鯤城對南通支雲的較量在第25分鐘,南通支雲的23號球員與對方的5號球員有身體接觸倒地,但裁判未做出犯規的判罰。評議組認為大連的防守動作是合理的,因此裁判決策沒有問題。

另外一個例子是在第79分鐘,大連鯤城的18號球員傳中時,南通支雲的5號球員在爭頂前被對方的17號球員推搡。盡管裁判判定進球有效,但評議組認為應該判罰17號球員犯規,進球應被取消。

關於其他幾個案例,評議組均指出裁判的判罰多處存在爭議,比如定南贛聯對廣西平果的第6分鐘和第40分鐘的身體接觸均未判罰為犯規,實際上應當適用相關的競賽規則判罰。這些評議結果反映了在高強度賽事中,裁判的判斷有時會成為影響比賽的關鍵因素。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