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2025-04-22 12:29
4月22日,新華社對教育部、體育總局和中國足球協會聯合發布的新方案《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賽事組織工作方案》進行了深入解讀。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新方案是對過去三年工作的延續與提升,辦賽理念已從單純的“數量擴張”轉向註重“質量提升”。
早在2022年6月,《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賽事組織工作方案(2022-2024年)》就已出爐。此方案由教育部與體育總局共同指導,而中國足協負責主辦。賽事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個年齡段,共設置18個組別,旨在根據不同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與足球人才的培養特點制定合理的賽制。體校、學校、俱樂部青訓梯隊以及社會青訓機構均可參賽。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全國性的青少年足球賽事是由各教育和體育部門分開組織,因而形成了參與資格上的壁壘。而中青賽則是國家落實體教融合政策的一項重要舉措,探索性地為青少年足球的未來發展提供了示範和指導。
4月16日,新版的《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賽事組織工作方案》正式發布,與2022年的方案相比,新方案對我國廣闊地域的特點進行了優化,為男子U13、U15和U17組別增加了大區賽的賽制。這三年來,中青賽在覆蓋面、參賽規模和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近期入選成年國家隊的小將王鈺棟和劉誠宇在該賽事中也曾嶄露頭角。雖然成果已顯,但相關方並不滿足,始終在總結總結經驗教訓,此次新版方案的出臺即為進一步完善原有機制。
負責人指出:“新增大區賽不僅能增加參賽隊伍的數量,更能使球隊就近參賽,降低交通成本。通過合理的名額分配和隊伍選拔,進入全國總決賽的球隊水平將得以提升,從而進一步提高賽事的整體質量。此外,中國足協正全面加強國家青訓中心和區域青訓中心的建設,未來將通過這些中心來統籌青少年賽事、球員和教練員的培養,借鑒法國和日本等國的成功經驗,以便更有效地提升青訓體系的建設效果。”
新版方案還對主教練的資格證書級別提出了更高要求,將從2027年起,男子初中年齡段U13和U15組別的全國總決賽參賽球隊主教練,需至少持有亞足聯或中國足協的B級教練員證書和有效的執教執照;而男子高中年齡段U17組別的全國總決賽主教練則需持有A級證書。這一舉措被新華社看做是提升教練員執教水平和訓練質量的重要步驟,者將對賽事整體質量產生積極影響。
在現代青少年的培養當中,信息化平臺則在數據整合與資源共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方案要求各省、市地方賽事辦公室統一使用“足球中國”平臺來進行報名、官員選派以及賽程組織,與此同時保證賽事數字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新華社指出,這一舉措旨在更好地追蹤和掌握中青賽中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及賽事官員的數據,以為各級國字號人才的選拔、賽事數據積累、科研及賽事監督等提供有力支撐。
在中青賽的競賽設計中,加入了賽風和賽紀的要求。新華社認為,這顯現出國家層面對青少年賽風賽紀管理的高度重視,倡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足球比賽成為增強青少年規則意識與道德規範的重要平臺,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競賽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