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觀新聞2025-04-07 10:53
在4月7日的中超第五輪比賽中,上海海港與上海申花在海港的主場以1-1握手言和。顯然,這場比賽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德比,還是穆斯卡特主帥的一堂“強者思維”學費課。至於結果嘛,那是一場唏噓的鬧劇。
臨近比賽尾聲,於漢超替補登場後以一記進球狠狠地給海港上了深刻的一課。雖說是老將,但憑借著比後衛快那麼一丟丟的反應速度和門前無懈可擊的射門技巧,於漢超依然在場上如魚得水。即使在邊路踢球,他也能巧妙地“溜”到中路,恰似一顆潛伏的炸彈,等待著球隊的傳球,輕松把機會轉化為進球。
至於穆斯卡特執教的海港,真是不知道是該說無能還是自以為是。海港教練組本可以針對性地限制於漢超的發揮,但他們卻選擇了“以我為主”的策略,寧願高高在上也不願俯身接地氣地調整戰術。因此,正是這種自大的態度,恰恰讓於漢超有了機會,成就了他的又一次傳奇表現。誰讓人家在場上人球結合得那麼出色呢?
在於漢超替換上場時,海港的防守根本已經露出了馬腳,也不知道穆斯卡特的腦袋裏在想著什麼。面對對手的“於漢超”牌,無動於衷,原因是他可能還在為自己“強隊”的身份感到驕傲。盡管穆斯卡特在比賽最後階段嘗試了將陣型改為343,雖然策略上看似靈光一閃,奈何慢了五分鐘,人家於漢超早已唱響了“進球進行曲”。
無論是要在領先時收縮防線,還是為爭取三分不惜拉低防守層級,作為一支誌在巔峰的強隊,海港理應展現出更豐富的戰術儲備。穆斯卡特這343的安排雖說是後知後覺,但一旦實施,倒也顯露了教練組的底蘊與實力。在擁有蔣光太、吾米提江、魏震等六名後衛的情況下,穆斯卡特需要學會如何更靈活運用這些“重兵”,利用陣型變化更有效地限制對手的發揮,才能不至於再在這種關鍵時刻丟分。這場德比,究竟是強者之心,還是自毀前程,留給人們的反思與爭論依然值得再三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