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2025-03-23 12:34
克魯伊維特的執教首秀讓印尼隊嘗到了慘痛的“5-1”教訓,真是為亞洲足球增添了一個新的幽默時刻。顯然,這位荷蘭鋒線傳奇在面對澳大利亞時就像一只迷失的羊,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賽後,《足球報》發布文章,提醒我們國家隊在挑選教練時要更加理智,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那些歐洲名宿們在亞洲的翻車經歷。每次看到歐洲大牌教練被任命為亞洲國家隊主帥,我都是捏一把汗。
從克林斯曼到曼奇尼,再到現在的克魯伊維特,這股“歐洲明星教練”潮流看似是個不錯的主意,但事實卻是一場場的失利,讓人不禁想問,這種趨勢究竟是在追求發展,還是在開玩笑?舉個例子,2011年沙特足協花重金請來裏傑卡爾德,本以為是要秋水共長天一色,結果沙特隊直接無緣2014年世界杯10強賽,這恰恰是他們1986年以來的首次缺席!這絕對是個諷刺,真的讓人懷疑這些“明星教練”到底是不是帶著金光閃閃的夢想而來。
韓國足協同樣被這個迷霧遮蔽了雙眼。他們的主席鄭夢奎,在2022年世界杯現場竟然因為聽到克林斯曼的一句玩笑話,就認定他是未來的救星,但結果呢?不但在亞洲杯上無功而返,還鬧得滿城風雨,真是自討苦吃。至於保羅·本托、威爾莫茨和斯蒂馬奇,無一例外地在亞洲的執教生涯中沒能實現他們各自足協的期望。
回顧國足曾經和裏傑卡爾德的緋聞,真是諷刺得讓人想笑。2002年和2011年兩次接觸,但最後卻選擇了更“穩妥”的教練,結果也就是一場場的夢魘。裏傑卡爾德選擇了沙特,結果中國隊請來的卡馬喬就搞得“0-8”慘敗巴西,甚至跌到了歷史底線109,不得不說這個選擇讓球迷們心中充滿了無盡的無奈和憤怒。
意大利名宿卡納瓦羅也是個典型。他本可以在中國隊創造歷史,但最終還是回到了俱樂部,難道他不想在國足生存下去嗎?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在選擇教練時,別只看那些光鮮亮麗的名聲,重要的是要考慮他們對亞洲足球的了解程度和適應能力。顯然,克魯伊維特、曼奇尼和克林斯曼都沒能意識到,大牌榮耀不是魔咒,真想“征服”亞洲,他們還得重新學習。國足在未來若能吸取這些失敗的教訓,或許就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