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協的指引下 中超球隊的投入上限終於是被規定了

來源:澎湃新聞2025-02-26 10:19

2025年元旦,隨著奧斯卡和上海海港的合同到期,這個金元時代的最後余輝終於在歷史的舞臺上謝幕。於是,海港這支曾經的超級豪門球隊,被迫降級至普通水平,仿佛一位無奈的平民,終於結束了他的奢華生活。

超級的定義何其簡單,那就是金錢的堆砌。奧斯卡的年薪,簡直讓其他球隊的全隊預算相形見絀,過去兩年他的收入幾乎可以讓一個爭冠球隊安穩地度過一個賽季。但如今,海港割掉了這筆巨額開支後,爭冠球隊的預算一下子拉近到了“友好”的地步,大家約莫都在三億上下徘徊。甚至更多的球隊,投入不足兩億,像是在參加一場鐵定的“身價爭奪戰”,最慷慨的俱樂部也只是拿出區區億余元。

對於中國足協定下的“不超過6億元”的停車費規則,似乎沒有多少球隊對此感到困惑。隱約可以看出,有些隊伍在這個預算框架下哼唱著“節儉生活”的歌謠,而冬季轉會窗口的支出更是讓人樂得見了鬼。根據德國轉會市場的數據,北京國安遙遙領先,居然花費267萬歐元,簡直是“大手筆”中的“航空母艦”,而浙江隊以204萬歐元緊隨其後,仿佛這兩隊在比拼“誰更舍得”。

不過,其他球隊的表現可謂慘淡無比。很多俱樂部的投入甚至只有可憐的二三十萬歐元,甚至有的正在走向“零投入”的深淵,處於全中超的“貧民區”。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蓉城租借的德爾加多和國安的達萬作為冬季轉會的明星球員,身價變動倒是有些令人唏噓,一個92萬歐元,一個125萬歐元,都是笑談了一年的“內外援標王”。與去年同期的標王謝鵬飛和澤卡相比,他們就像借了特效鏡頭的小透明,身價都在溜滑梯般“下滑”。

在中超的16家俱樂部裏,333筆轉會交易,一共花了1496萬歐元,較去年冬窗的1314.9萬歐元增長,說明球隊的引援需求依然強烈。但細看之下,整個過程卻是一個“慢動作”的小心翼翼,仿佛每一筆支出都要量斤秤兩。這樣的“穩妥投入”,到底是在強調理智,還是另有所圖?恐怕只有俱樂部的高層才心裏有數。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