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青體育2025-01-20 18:30
1月20日訊,當談到中國球員在海外踢球的前景時,北青體育傳出消息,強調中國球員留洋的目標應有一個更年輕化的方向,相關的計劃正在中國足協的醞釀之中。
在1月19日晚,侯永永抵達雲南玉昆俱樂部,而與他同期入選國家隊的吳少聰則加入了北京國安的冬訓陣營。隨著這兩位球員從歐洲歸來,代表中國男足留洋的國腳人數再次“歸零”。
盡管侯永永和吳少聰都在近幾年未能進入歐洲頂級聯賽,但這一選擇並非他們的理想選擇。回到中超或許不是他們的首選,但在現實中,似乎也成為了成本效益最好的選擇。關於中國球員該如何選擇他們的留洋之路,年輕化的方向可能正是未來追求的目標,根據相關消息,中國足協正在考慮該計劃。
吳少聰於2023年1月轉會至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巴薩克賽爾,然而未能在土超維持穩定的出場時間,加之受到傷病困擾,他被轉租到了土甲青年聯合和波蘭的拉多米亞克。令人感到失望的是,由於傷病,吳少聰在租借到拉多米亞克後尚未能為球隊出戰。年滿25歲的他,顯然難以接受在歐洲邊緣聯賽替補的位置,只得回到本土。
與吳少聰的情況不同,侯永永在歐洲仍有機會繼續發展,他確實收到了挪超羅森博格的邀請,但能否在這支球隊中鎖定主力位置是個未知數。與此同時,玉昆俱樂部提出的待遇條件顯然更具吸引力,這讓侯永永在考慮上逐漸傾向於重返中超。
國足主帥伊萬曾表達對年輕球員赴高水平聯賽的期許,但中國足球多年的低谷讓國字號球隊的培養工作面臨挑戰。盡管湧現了一批具有潛力的年輕球員,但與日本、韓國同齡球員相比,中國球員的綜合實力明顯存在差距。
謝文能的看法代表了這一現狀:“我不會為了留洋而留洋。我們需要對自己的實力有清晰的認識,是否能在歐洲立足,甚至在場上有位置。”他指出,24歲其實並不算年輕,生活的許多因素,尤其是經濟壓力都在不斷影響球員的選擇。
當前,男足各梯隊中,僅有少量年輕球員如杜月徵和劉邵子洋依然在低級別聯賽中拼搏,他們為爭取上場機會而努力掙紮。像李昊因無法在西協甲科爾內利亞隊獲得出場機會而被迫回歸中超,這一現象在年輕球員中比比皆是。
大約在四、五年前,中國足協曾推出計劃,旨在推動本土優秀球員留洋,早期的女足球員如唐佳麗、王霜等人都得益於這項計劃,但男足的留洋進展明顯緩慢。
自2023年10月中國足協換屆以來,青訓的發展被視為核心任務。隨著對外交流的深入,中國足協致力為年輕球員創造更好的條件,讓更多的精英球員能夠在海外展翅翺翔。然而,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是,普通成年球員很難達到留洋的要求,因此足球界應把“送出去”的目標聚焦在那些年輕、有潛力的球員身上。
例如,U17國足已經獲得了亞洲杯的入場券,以艾比布拉為代表的一批新秀在預選賽中表現優異,他們將會是中國足球未來的希望,理應成為留洋的主力軍。據悉,中國足協正在廣泛調研相關事宜,甚至考慮尋求各方支持,為本土球員的留洋鋪就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