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直播吧2025-04-20 12:02
在4月20日的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常規挑戰賽太原站女單決賽中,來自中國澳門隊的朱雨玲遺憾未能奪冠,屈居亞軍,輸給了日本選手橋本帆乃香。自去年9月復出以來,朱雨玲在為中國澳門隊參加了多場比賽,世界排名迅速上升至第18位。曾經的世界第一,30歲的朱雨玲背負著多項世界及亞洲冠軍的榮譽,但因病在巔峰時期遺憾告別了國乒。她在轉身離開與再次歸來的過程裏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近日,新華社對她進行了專訪。
朱雨玲5歲便開始學習乒乓球,她在2017年成功晉升為世界第一,穩坐國乒女單一號的位置,隨隊榮獲了多項榮譽,夢想著在東京奧運會上繼續發光發熱。但2020年,她的免疫系統問題成為了她的轉折點,競技狀態大幅下滑,手術後的康復讓她逐漸離開了國家隊,昔日的夢想變得遙不可及。朱雨玲將這段經歷稱為“人生的至暗時刻”,那時的她心情復雜,感受到無奈和失落。然而,在親人的陪伴和鼓勵下,她挺過了難關,康復後的朱雨玲開始了新的生活篇章,雖然最初的夢想依舊在心中。
2024年WTT澳門冠軍賽上,朱雨玲的復出讓她重新站在了賽場上。經歷了諸多變化的乒乓球,讓她感到既陌生又新鮮。她直言,比賽的快速變化與她之前的格局大相徑庭。盡管在澳門冠軍賽女單首輪中戰勝了波蘭選手巴約,但隨後的十六強戰止步,但這一切對她來說都如同夢境般美好。“我從未想過能健康地回歸賽場。”現如今的朱雨玲對勝負的看法已然不同,她坦言,每場比賽的結果對她的人生軌跡不再有影響。
這一次復出,朱雨玲不僅是專業選手“小朱”,更是“朱姐”,在賽後的每一次采訪中,她總是帶著笑容去面對比賽結果。她以這種心態,將自己從“打乒乓球”的專業運動員轉變成了“玩乒乓球”的兼職者,以至於被網友稱為“乒壇哲學家”。
轉身離開國乒後的朱雨玲成為了一個“斜杠青年”,她的身份愈發多元化。一邊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一邊欣然接納新的發展機會。在她的學習生涯中,導師的一句話讓她茅塞頓開,使她意識到,客觀地看待自身,得到了未曾想到的肯定。二十多年裏,乒乓球占據了她的生活,但獲得認可後的她開始在學術及教學領域深耕。今年,她應聘到天津大學體育部任教,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她逐漸找到了回歸賽場的勇氣與動力。
朱雨玲坦言,現在的自己生活中有更多可能性,乒乓球並非全部。她認為,或許正是這樣的心態讓她在比賽中有了更好的表現。打進太原站決賽後,談及勝利的秘訣時,朱雨玲說:“我見識到了乒乓球以外的天地,乒乓球在我眼中變小了,因此勝負對我而言變得不再重要。”她希望未來“永遠愛這個世界,慢度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