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SGA頻繁造犯規的背後責任究竟在於球員還是聯盟

來源:CBS2025-05-22 20:35

謝伊-吉爾傑斯-亞歷山大並不被視為一個“道德球員”,這這個稱呼指的是那些在進攻中不會利用制造犯規的技巧來得分的球員。亞歷山大並不是NBA唯一的一位“不道德”球員,季後賽裏布倫森同樣被認為擁有類似行為,但毫無疑問,亞歷山大在這方面的成功程度是最顯著的。本賽季,僅有內線球員揚尼斯-阿德托昆博的罰球次數高於他,而亞歷山大可能很快就會因為他造罰球的能力而獲得MVP獎項。

值得註意的是,他並不該因此受到批評。制造犯規可以被視為一種技能,它需要球員理解規則、實時洞察裁判的判罰傾向,並在此基礎上做出遊戲中的決策。亞歷山大的首要任務是幫助雷霆贏得比賽,且他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他的目標並不是去迎合道德標準,而是確保球隊獲勝,創造對他有利的環境則是NBA的職責所在。

問題並不是在於亞歷山大造犯規的行為,而是這個方法行得通。聯盟需要對現行規則的執行負責,同時對那些容易被利用的規則漏洞進行調整。在西部決賽的第一場比賽中,盡管雷霆的防守表現出色,然而人們討論得最多的卻是這位準MVP是如何“逃脫”處罰的。

追溯到幾年前,亞歷山大和布倫森之前,像哈登和特雷-楊這樣制造犯規的高手已令聯盟采取一些積極且受歡迎的措施來遏制他們的行為。在2021-22賽季前,NBA對進攻球員通過“明顯、突然或異常的非籃球動作進行制造犯規”的判罰進行了明確的解釋。這不禁讓人思考,如今的規則是否合理有效。

在一場比賽中,亞歷山大讓對手戈貝爾失去重心,並通過將球扔向空中來爭取罰球機會。當一項規則在多年後依然沒能得到嚴格執行,未必不會讓人質疑其有效性。

至於假摔的問題,在2023-24賽季之前,NBA引入了一項懲罰假摔的試驗性技術犯規,並且決定讓其永久化。在比賽中,出現了亞歷山大-沃克的表兄在沒有非法接觸的情況下被判罰犯規的情形,而亞歷山大倒地的行為則顯得頗具爭議。這再次凸顯了假摔這一行為在聯盟中的尷尬地位。

亞歷山大的戰術有時會使其他球員成為受害者,比如傑登-麥克丹尼爾斯。在防守時,他一直保持著合法的防守姿態,而當亞歷山大突破成功博得哨聲時,這不免讓人質疑亞歷山大的行為。

這種利用非持球手的推人動作確實存在已久,而如果這種行為得不到懲罰,那麼自然會讓其他球員效仿。而這種制造犯規的方式所帶來的價值,讓亞歷山大能在比賽中爭取到關鍵的罰球機會,並給對手帶來犯規壓力。

從戰略上來看,亞歷山大的這一選擇是明智的,他之所以這樣做,期待的正是從中為球隊創造勝利的機會。任何時候,球員們都在努力尋找利用規則的方式,使球隊受益。責任並不在於球員個體,而在於整個賽季的安排與規則的制定。

此外,NBA還面臨著一個有些諷刺的現象,那就是故意輸球的行為。當球隊認為贏球無望時,往往會選擇放棄比賽,聯盟在選秀機制上未能大幅調整,也使得這一問題難以解決。

正如長久以來所見,深入研究並不斷適應規則的變化成為了球員的必修課,而這種挑戰對於聯盟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即便亞歷山大的主要任務是為球隊贏得比賽,但是NBA真正應該關心的是如何為觀眾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賽事。

最後,尋找比賽平衡的責任並不應落在個別球員身上,而是全聯盟共同努力的方向。球迷們希望看到的是精彩紛呈的比賽,而非依賴於不當的規則來獲取優勢。籃球本應是一次出色的團隊競技,如何重塑這一點,才是未來聯盟在規則制定上所需思考的問題。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